400咨询电话:400-886-0085
加载中...

当前位置:新阳光教育 >> 教育综合 >> 学习资料 >> 浏览文章

2017年同等学力教育学名词解释(24)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日期:2016年11月02日     【字体:

  116、品德的心理特征: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进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这个完整的心理特征,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个成分。这四种成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共同组成品德结构的心理特征子系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以上这些品德的心理特征是彼此联系、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


  117、品德的组织形式:

  品德的组织形式或进程是一个动态结构,它包含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品德结构的组织形式中的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较大的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又与外在的道德环境发生联系,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系统。


  118、品德的定向系统:

  不仅指主体对道德规范的意识、定向或注意,以提高道德活动的自觉性和正确性,而且指主体具有个性的积极性,他能意识到自己在一定道德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一定的动机、定向和行为方式。品德的定向系统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而形成的,它在明确道德问题,确认道德途径,作出道德决策,实施道德计划四个方面起定向作用。由于有了品德的定向系统,主体就成为社会道德的积极活动者。


  119、品德的操作系统:

  个体在具体的道德环境中产生道德行为的一系列内部和外部过程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它包括同化、外化和具体化三个过程。①同化道德环境;②外化过程;③具体化过程。


  120、品德的反馈调节系统:

  指个体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规范,满足道德需要。品德的反馈调节系统从信息的来源上分类,可以分为自我反馈和他人反馈。前者是个体在活动中,根据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影响及其后果的认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后者又叫“镜像自我”,它是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并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按角色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待业或塑造自己。从反馈在行为产生过程中发生的时间上分类,可以分为预期反馈和倒摄反馈。前者发生在行为具体化之前的环节中,在主体同化道德环境之后,在道德动机驱使下制定行动计划时对行为后果进行设想,并根据设想的行为结果来确定行动计划。后者多发生在具体化过程中,主体已形成的待业产生了影响,通过他人的评价反作用于主体,使主体调节自己的行为。这几种反馈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才能达到调节行为的作用。

 

  • 推荐资料
 
  • 热点关注